近日,江苏省沛县城区28个口袋公园,30个安置小区,6座城市驿站相继有了自己的名字,并通过专业部门核定。这是沛县政协文化文史委致力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,赋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。特别是沛县城市驿站统一命名“沛公驿”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,并在各大媒体相继推出。
名正言顺。先哲曾言:形以定名,名以定事,事以验名。识别事物,必先有其名然后才能决定事;然而事物的发展及成败又可以验名。这充分说明了命名的重要性。城市建设尤为如此。为此,沛县政协文化文史委聚焦地方历史,讲好沛县故事,彰显文化底蕴,提升沛县形象,深耕起名文化。在符合命名规范的基础上首先制定了命名三原则:一是历史性和时代性兼容、二是文学性和通俗性并重、三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统一。
地名是一种地理符号、文化标记,也是反映城市风貌、展现文脉传承的重要窗口。沛县作为大汉之源、刘邦故里,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史。生生不息的汉文化,是沛县文化的根和魂。县政协文化文史委结合城市发展情况,深入挖掘大汉文化资源,打造文产融合品牌。着力结合地方特色的乡土风情、民俗文化,盘活历史文化资源,激活整合命名工作,全力赋能城市文化品质,推动历史文化跨界出圈。
记得住历史、留得住乡愁,呼应好时代,顺应民生期待。命名工作涉及地方历史文化,且与时代要求、民生期待交织,社会期望度较高。县政协文化文史委将继续会同民政地名、城市建设管理、园林服务等相关部门充分倾听民意,发挥公众的积极性广泛参与。让命名工作获得市民广泛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,呈现城市特色和传承城市文化,展示城市的良好形象。